产后抑郁是女性在生产后很可能出现的抑郁状态。如何避免妻子产后抑郁,是每一位未来的爸爸需要学习的必修课。
1、什么是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是指发生在女性产后的抑郁发作,起病时间是在产后4周内,其临床表现与一般的抑郁(抑郁、悲伤、沮丧、哭泣、兴趣减退、易激怒、烦躁、甚至自杀倾向等一系列状为特征的心境障碍)相同。
产后抑郁首次发作后约半数以上会在未来的5年内出现再次发作,有1/3的患者甚至在第1年内再次发作。而且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复发风险也在加大。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刻不容缓。
2、避免妻子产后抑郁,丈夫可以做些什么?
(1)从孕期开始体贴照料,给予情感支持
从妻子怀孕开始,丈夫就应给予妻子体贴的照料,除了现实生活中周全的照顾,更应注重情感上的支持。当妻子从怀孕开始,就能感受到丈夫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支持,妻子也将能感受到安心、踏实,情绪更为平和、愉悦、稳定。
特别强调的是,孕产妇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发火,男人应多理解担当。在妻子完成生产,“坐月子”阶段,丈夫更应该把更多焦点集中在妻子身上,倾听其心声,理解、接纳、肯定、支持。丈夫应看到妻子的付出,肯定妻子的付出,引导其他亲属、朋友,肯定妻子的付出。经常存在的误区是,丈夫在孩子出生后,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而忽略此时妻子的感受。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在心理咨询中,痛诉着“坐月子”自己的辛酸经历。她提到,“坐月子”给孩子喂奶时,当孩子用力地吸允自己的乳房,她感觉到奶头剧痛,而丈夫在了解情况的同时,不仅没有表现出对自己的关心,还一个劲地对孩子说:“宝贝,你多喝点,茁壮成长。”当时,她觉得“自己整个人就炸掉了”,一种产后被忽略的无价值感,让自己的愤怒情绪一下子升到了顶点。然而,看着丈夫无心的样子,她敢怒不敢言,内心的种种不满与委屈,只能压抑下来。她提到,如果当时丈夫对孩子说的话是“宝贝,你轻点喝,慢点喝,妈妈很痛,你知道吗?”,那么直接内心将会充满爱与温暖,自己可能也将避免产后抑郁的状态。
以孕产妇为中心,呵护她,关爱她,让她感受到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孩子的妈妈,还是丈夫深爱的妻子。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有时候足以让妻子的抑郁情绪烟消云散。
(2)形成共识,淡化对胎儿性别的期望
夫妻双方及各自的家庭可能对胎儿的性别可能会有所期望。而实际受孕过程中,胎儿的性别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丈夫首先自己应端正态度,并积极促成妻子及双方家庭形成共识,淡化对胎儿性别的期望,顺其自然。对于传统观念中的“重男轻女”等思想,应及时矫正澄清,特别是对于受传统观念和封建思想影响较深的家庭,应提早打好“预防针”,做好心理准备,不管生男生女,一视同仁。
(3)加强知识学习,及时请教专业人士
从妊娠到生产,到产后的护理,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整个过程都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作为丈夫,自身应加强对知识的学习,了解如何更好地呵护妻子的身心健康。遇到困惑或者不解时,及时请教专业人士。当妻子生理上的不适及心理上的失调被及时化解时,妻子将远离抑郁情绪的侵蚀。
(4)尽可能选择妻子期望的方式“坐月子”
作为产妇,妻子有权利选择以自己认可的、舒服的方式“坐月子”,丈夫应与妻子多沟通,了解妻子的意愿及选择,尽可能地满足妻子在“坐月子”方式上的期望。
假如丈夫不能较好地满足妻子关于“坐月子”的需求时,通常会埋下妻子产后抑郁的伏笔。例如,有的妻子可能会对婆媳关系有所担心,介意由婆婆照顾月子,此时而丈夫常常会通过种种理由尝试说服妻子由婆婆照顾月子。而往往此时,妻子会觉得丈夫难以理解自己,在“坐月子”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抵触的心理,情绪体验敏感而多变。
当采用妻子期望的方式“坐月子”时,产妇能够感受到来自丈夫的体贴、谅解、关心与爱,在符合自己期望的“月子”照顾者周全、温暖的照顾中,避免抑郁情绪的侵扰。
从某个角度上讲,没有平白无故的产后抑郁,只有不够细心、体贴、关怀的丈夫。关爱妻子,远离产后抑郁,未来的爸爸们,一起get起来吧!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图片为本站编辑网上寻找,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是一个普及心理且帮助有心理困惑的人来获取信息,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声明:该站部分文章及图片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心理知识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