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和自己的感受待一会吧~



  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仪。从小到大,我们在各种礼数的教导下成长。礼数,包括仁,义,礼,智,信。这些礼数的重要性超过了我们自己的感受,好像我们的感受并不是重要的,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去维系自己在别人的眼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孩子怕黑,感受到了害怕,妈妈有5种不同的回应方式:

  第一种:妈妈对孩子说:“没事,妈妈在。”

  第二种:孩子在表达害怕的过程中,妈妈没有任何的回应,好像妈妈完全忽略了孩子害怕的感觉一样。

  第三种:妈妈否认孩子害怕的感觉,“一个人睡觉,有什么好怕的,你总要学会自己长大的。”

  第四种:妈妈特别理智性地去跟孩子谈论害怕是什么概念。

  第五种:妈妈一直对孩子说:“不要害怕,不要害怕,不要害怕......”

  这5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成长中,经常被回应的方式。

  不管这5种方式是怎样的形式,似乎我们长大后,都很难去真正的跟自己的感受待在一起。我们很难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的同时被别人看到或被别人共情。

  做小孩的时候,我们被共情的机会很少。在和妈妈的互动中,我们也很少被共情,因此,成家立业后的我们,也用我们小时候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了自己的孩子。

  这5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孩子的感受都是被压抑的。

  有时我们的感受会被转化。转化就是,当孩子听到别人讲这些话的时候,会突然变的非常愤怒,好像感受说出来之后会给别人造成麻烦。表达感受,成了一种羞耻的事情。我们的感受表达出来后,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这样,我们就会认为感受不重要,感受的话表达出来后没有得到任何东西,慢慢地,感受就被我们压抑下去了。

  我们和别人讨论问题时,有时会沟通不畅。就好像沟通的两个人在两个不同的频道,彼此各说各的,互相不回应。在沟通中,我们经常用理性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沟通,终变成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再亲密的关系,有时都会有沟通问题,沟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在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可能我们没有去谈自己的感受,更多的是谈对对方的看法或说一些批判性的内容,到后,沟通往往变成了相互间的指责和争吵。我们从小就被剥夺了表达感受的权利。事实上,感受没有被剥夺,被剥夺的只是表达自己感受的权利。而当我们已经被教化成一个不能去表达自己感受的人时,我们该如何去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能表达自己感受的人呢?

  1、承认并接受感受的存在...

  感受没有好坏,去接受它这一刻的样子,就好了。简单点解释,就是:当我们体会到恐惧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感觉一下恐惧带给了我们什么?是紧张?茫然?还是害怕?其实,恐惧的背后往往还有其它的内容。

  同时,我们体会到我们是愤怒的,愤怒的背后也有一些感受,是什么呢?是委屈?无力?沮丧?挫败?真正的去体会感受吧。我们要看到表象的感受,以及它表达出的后面的内容是什么,这也是我们需要去感受的地方。

  2、感受要表达出来

  尊重自己的感受,因为我真的觉得这个食物不好吃。而不是说,我要因为礼数,一定要逼着自己吃不喜欢的食物。如果我这样做了,那我就否定了自己,迎合了对方。所以,不允许对方表达感受,这本身就是我们对自己感受的压抑,否定和转换。

  那些90后和00后出生的人,我非常羡慕。因为相对来说,他们能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看待一些事物时,会直接说“喜欢”或“不喜欢”,“愿意”或“不愿意”,“应该”或“不应该”。

  这是一个感受的时代。表达自己的感受,就是跟自己真正地待在一起。当我们接受了自己的感受时,我们也就体会了自己,也就有能力去真正的体会别人。

  而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悲伤,突然一抹泪,为了迎合别人,马上就做出一副笑脸时。你就不爱你自己了。



分享到:
—— 咨询师简介 ——
陈思危
资深咨询师
我们的生活由无数精彩的部分组成,而能够承载我们幸福与快乐主要是我们的家庭、感情、职业,而这些部分又和我们的个人成长密不可分。当我们远离内心的自己,失去与自己的连接,承载我们幸福的重要部分也会有所偏离我们的航线,寻找失落的自己,我们一直在路上!
158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图片为本站编辑网上寻找,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是一个普及心理且帮助有心理困惑的人来获取信息,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声明:该站部分文章及图片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心理知识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misgao
分享到:
欢迎进入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
咨询电话:0755-83796379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
心理专业积淀
182689人次
心理咨询认同
三城四地
五家专业中心
2000+来访者/年
信任选择
238名心理从业者
专业细致的心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