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情与身体尤其是疾病的关系,人们首先会想到心身疾病,医学上认为,这些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在过去,非精神科医生很少关注这些患者的心理因素,因此患者往往接受的是躯体治疗,并不重视情绪管理。如今,医生普遍开始关注患者的心理建设,认为这对疾病预防和疾病治疗都大有裨益。
不过,近来,由英国《卫报》报道的一项新的研究内容却对此提出了质疑,研究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快乐本身会减少心血管疾病、癌的发生,也不会降低死亡率。该文章中文版经《环球科学》刊载以后,也得到了许多媒体的相继转发。
心情不好到底会不会导致生病?
不开心不会短命
这项发表在《柳叶刀》(The Lancet)上的研究基于英国70万名50~69岁女性的问卷调查结果,包括她们的健康程度、幸福感、压力、掌控感与放松感,且跟踪调查长达10年以上。
研究发现,在表明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女性中,分别存在认为自己不开心的和认为自己幸福的。在此后的跟踪研究中,前者中有超过31000名的受访者去世了,然而这个群体的死亡率并没有比一开始认为自己幸福的人群更高。
研究者同时修正了本身患有癌、心脏病、糖尿病、中风、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抑郁,以及存在已知可能缩短寿命的如吸烟、贫困和肥胖等因素的受访者的数据,以观察“不快乐”这一心理状态是否会让人更容易走向死亡。
而在认为自己是健康的女性群体中,在幸福、被控制、放松、有压力四种状态下的人,她们的死亡概率也没有统计学差异。
因此,论文作者之一、牛津大学医学统计学教授理查德·皮托(Richard Peto)认为,以往出现的关于不幸与早亡间的研究结果其实只是被混淆了因果关系,疾病会导致人死亡,而感到不幸福、痛苦,实际上是疾病的副产品。
“以往认为不幸会导致死亡概率提升的研究是不科学的。”在理查德·皮托看来,除非你每天吸5~10根香烟,那么你在中年阶段死亡的概率会提高一倍。
不过,在北大生理心理学教授沈政看来,至少在这项研究中,只能证明寿命与情绪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但疾病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则无法体现。研究并不能说明,那些本身患有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等疾病的患者到底是如何得病的。“更何况,疾病的概念十分广泛,心理疾病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疾病,而许多心理疾病都与情绪状态息息相关,尽管它们都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他认为,如果把这些情况都一一修正、排除,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抑郁与心脏病互为因果
事实上,提到心情与身体尤其是疾病的关系,中医理论早有论述。例如情绪与心脏的关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就在《难经·四十九难》中说道: “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何以别之·然:经言忧愁思虑则伤心。”而到了清代,名医沈金鳌在《沈氏尊生书》中的分析则更为详细,“何言乎心痛由七情也·云:喜则气散,怒则气上,忧则气沉,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说的是七情致病,要么心气涣散而不藏,要么心气郁结而不行。而且脏腑功能失调会相互影响,忧思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气滞痰阻,血行失畅,从而导致气血瘀滞,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而发展为胸痹心痛。
而用现代临床与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抑郁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外科中心副主任孙宏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与正常人群相比,抑郁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均显著升高,其心脏性死亡率是无抑郁的3~4倍,抑郁不但可使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死率增高2~3倍,而且伴有抑郁的冠心病病人发生再次心肌梗塞及死亡的可能性也显著升高,对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病人,抑郁也使搭桥术后一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了2~3倍。
国外学者通过正规的抗抑郁药物治疗证实,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合并抑郁的预后,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抑郁与冠心病的密切关系。
孙宏涛还提到,事实上,即便不是心理疾病患者,亲人去世、吵架、生气等精神创伤也可能导致心脏疾病,因为在这些精神压力之下,患者体内肾上腺素和其他应激激素的分泌在短时间内激增,这些激素抑制了心脏的心肌收缩,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导致心脏功能降低。
因此,情绪和心脏病之间的转换,有时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
“无论是作为诱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还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了情绪问题反过来影响疾病的预后,甚至是患者的存活率,情绪与疾病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相关性。”孙宏涛表示,目前医院已在改变过去对病人粗放式的管理方式,逐渐地精细化,尤其是加强术后情绪管理,事实证明是有效的。
情绪管理是主流
如果说,情绪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易被人们接受,那么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则往往受到忽视。已有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中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状发生率平均值达到了32.4%。美国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
而且,临床发现,在出现明显的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临床状前,部分患者已经历应激性生活事件并表现出情感障碍。对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状的患者给予抗焦虑和抗抑郁治疗后,患者的生化、免疫指标趋于恢复正常,血糖也随之下降。这同样表明了,负性情绪是糖尿病,尤其是II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与心脏病与情绪的关系相类似,对于这种共病的现象,是否有内在生物学联系或同源性目前医学领域还没有确切的定论,它们之间可能有共同的神经内分泌基础。
当然,沈政也解释,在相同的心理应激背景下,并非每个人都会患心身疾病,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个体生理特点,或者说是个体易感性有关。
“重要的是,不应该将情绪和疾病割裂开来,尽管疾病都不是单一因素引发的。”孙宏涛强调,无论是从预防、治疗的角度,还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都应该学会重视、管理自己的情绪状态,“至少这才是目前学界的主流认识。”
《中国科学报》 (2016-01-01 第4版 新知)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图片为本站编辑网上寻找,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是一个普及心理且帮助有心理困惑的人来获取信息,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声明:该站部分文章及图片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心理知识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