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对高考,孩子的情绪特点
1、青春期+更年期+高考
高三孩子通常还在青春期,青春期被称为“疾风骤雨”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充满热情和抱负,但常常体会到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他们情绪的变化之大,速度之快,让人捉摸不定,你不知道怎样就会把他惹毛了,对家长来说,维持双方平心静气的交流好像就已经是个巨大的挑战了。
高三孩子的家长,有些则处于“更年期”,常常觉得精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这个阶段的家长,尤其是女性,情绪容易产生大的波动,也是出了名的。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再遇上个高考,真是一出大戏。但是反过来讲,这也是个很好的机会,同样的情绪问题,家长如果自己能够搞定,自然就能帮上孩子的忙了。
2、备考状态下,孩子容易产生哪些情绪?
面对高考,孩子的情绪其实也是很复杂的,绝不只是焦虑一种,只不过考试焦虑被提及的次数比较多,受到的关注比较广。其他常见的有抑郁、愤怒、无助等消极情绪,也有兴奋,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团结互助的温暖这些积极的,有时孩子还会表现出超乎你预期的沉稳和冷静。这些情绪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功能,也都可以为我所用。
3、这些情绪有哪些特点?
(1)自发性
情绪的产生几乎是在刺激发生的一瞬间,有时候自己都搞不清为什么。它都不是直接由大脑皮层控制的,在生理上走了两条神经通路。我们常常说要学会控制情绪,但其实情绪是很难直接控制的。很多让人后悔的冲动行为是在情绪的驱动下很快发生的,根本等不及理性升起。等情绪产生了再控制,有时候已经晚了。我们要更好地管理情绪,就要往深看,往前看,在情绪产生之前做预防工作。
其实每一种情绪的产生,背后都有一份期待。期待得到了满足,就产生积极的情绪,期待得不到满足,就产生消极情绪。一个从来没及格过的孩子,考了个90分,欢天喜地。一个一向拿90多的孩子考个89回来,无比落迫。背后都是期待的作用。所以,管理情绪的根本,在于管理期待。这也就是平常心,降低期待,能够起到降低焦虑作用的真正原因。也是我们先讲观念上的准备,再讲情绪部分的原因。
(2)对抗性
我们做个简单的小实验,请大家千万不要想一只狮子。
怎么样,你想到了什么?肯定是狮子。我们再想这样的场景:孩子班主任给你打电话,上来用这样的语气说“哎,你是xxx家长么?我跟你说个事,您可千万别着急,千万别急啊!”你急不急?再想,孩子如果跟你说,“我跟您说个事,您先别生气。”你光听这一句,是不是已经有生气的冲动了?
我们的大脑没办法直接执行否定的命令,越说不要ABC,对ABC的激活就越强,就越容易ABC。所以,家长如果单纯跟孩子讲,你别紧张,别焦虑,加盟担心,怎样,越说孩子越焦虑。你说“你可千万别觉得自己不行”,他第一反应是“哎呀,我不行”。应该怎么办?你要给他的大脑正性直接的指令,比如,放轻松,慢慢来,你可以!
(3)传染性
这里面包括两种形式:一种表现为同一种情绪,从一个人传染到另一个人,比如在学校,老师的焦虑传染给学生,在家里,家长的焦虑传染给孩子。非典爆发的时候,恐惧从一个城市传染到另一个城市。
另一种表现为同一个人身上的一种情绪传染滋生出另外一种情绪。比如父母感到焦虑,这种焦虑传染到孩子身上,也让孩子体验到了焦虑,之后,焦虑又进一步让孩子产生对自己的怀疑与失望,激发挫败感甚至羞耻感。而这些感受出来的时候,又进一步加重了孩子的焦虑。
二、如何识别和判断孩子的情绪状况
昨天课后一位家长在群里提出来一个问题“如何判断孩子焦虑的程度呢?”,首先要感谢这位家长的提问,从这个提问中我也能感受到您对孩子满满的关爱。也许其他家长也会有同样的困惑,所以补充了这个部分。
第一种方法,我觉得是凭直觉。这个直觉而是基于这十多年来,你跟孩子相处所建立的“大数据”,当孩子有异于平常的情绪时,家长通常是可以感知到的。
第二、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或者具体焦虑、抑郁的程度,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网上都可以查得到了量表、问卷。比如常用SCL-90和贝克抑郁量表,贝克焦虑量表。专门测考试焦虑的也有“考试焦虑调查表、考试焦虑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针对中学生的“中学生抑郁量表”等等。
如果这些反应是适度的,孩子自己表示可以掌控的,我建议家长不要过度在意。如果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情况,比如厌学、不愿意去学校,甚至有自我伤害的行为,家长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相反,也有家长很发愁啊,我孩子一点都不焦虑啊!完全不当回事啊,问我怎样能让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有点紧张感?通常问这样问题的家长,所传递出来的焦虑感是很强的。我到是觉得,孩子完全不紧张,一定有他的原因。我通常会反问家长几个问题:“孩子对考试的态度是什么?考试对他的影响是什么呢?从他所拥有的资源或者发挥的可能性来看,他自己有必要为考试紧张吗?”家长常常若有所思。
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调整情绪
1、先为自己减减压。
在孩子“减”压之前,至少先不给或少给孩子增加压力。很多家长因为担心孩子高考,自己都十分焦虑,全心盯着孩子,甚至全职陪读。或者自己在职场上本身压力就大,回家看见孩子,整个人都变得很焦躁。所以大家要先重视自己的减压,学到新的减压方式,先给自己用一用,比如呼吸放松,听音乐,转移注意力,培养兴趣爱好,降低对自己的期待等等。
2、用心改善夫妻关系。
我们为人父母之后,特别容易忘掉自己配偶的角色,有的家长相互冲突不断,或者一方长期缺席,这个对孩子有很多不良影响。留在家的那一方,只能把孩子作为关注和情绪发泄的对象,或者,双方都要争取孩子的支持。这就让孩子在备考之余,多一份担心,或者痛苦地选边站。我在咨询中见到过很多这样的家庭,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而来,我们在咨询室里着力把夫妻关系改善之后,孩子的学习问题自然就不见了。这个现象的背后当然会有很多的理论支持,有机会再讲。
3、做孩子情绪的容器。
就是不管孩子表现如何,情绪有多大起伏,家长自己要足够稳定,不能过度反应。这个不仅表现为当孩子考差了,或者过度担心自己会考差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能比孩子更着急,要平常心地理解和安抚孩子。要提醒的是当孩子考试考得好了,你的情绪也要保持稳定。你当然会为孩子取得了进步而开心,但开心的原因,要告诉孩子“我一直都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帮他树立自信。同时引导他总结成功的经验,比如足够的努力和恰当的方法。
如果你表现得过于高兴,笑得合不拢嘴啊,做一大桌好菜啊,急于跟别人炫耀啊,这个动静就太大了。会引发孩子的担心:这次我考好了,父母这么高兴,那我下次一旦考差了,一定会非常惨。你在他考好的时候表现得有多开心,孩子就会联想你在他考不好的时候会有多失望。这两极情绪跨度越大,孩子的焦虑就会越大。
4、鼓励孩子学会与情绪共处。
孩子在复习做题的时候,有时会出现烦躁、愤怒、害怕之类的情绪,这个是很正常的。家长要知道这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不是孩子复习状态的全部,过度关注反而会强化这些情绪。要帮助孩子认识到,不必去追求完全平静,不带情绪的状态,这个太理想化了。在心理咨询中,当求助者的问题无法迅速解决的时候,我们会鼓励他跟问题共处一段时间。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试着带着这些情绪,放慢节奏,稳步地推进复习工作。与情绪共处的过程中,会增加孩子的掌控感和对负面情绪的接纳度,也会逐步降低负面情绪的影响。
5、与孩子开放式地探讨人生。
青春期的孩子其实已经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这种大的哲学问题,孩子可能也会问到,高考到底有什么意义。家长与孩子讨论的时候,不必要着急给出结论,阻断他的思考。可以问问他“你是怎么想的?”多鼓励他说说他的想法。孩子的回答可能积极也可能消极,家长都不要急于否认或评价他的想法,只需要中立地回应“哦,你是这么考虑的”。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多用一些不确定性的表述,给孩子开放性的思考空间,也容易被接受。比如“有人觉得,人生的意义是这样的……也可能,是那样的……说不定,有一天你会发现……它是这样的……”可以鼓励他看名家思想,拓展自己的视野。或者多跟师兄师姐,过来人聊一聊。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图片为本站编辑网上寻找,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是一个普及心理且帮助有心理困惑的人来获取信息,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声明:该站部分文章及图片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心理知识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