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与亲子 心理咨询】谭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初二,近这段时间,儿子和父母的关系变得很僵,经常因为小事而争吵。谭女士说,儿子从小就练钢琴,主要是孩子的父亲希望他学习一技之 长,但也感觉到孩子的兴趣其实并不大。现在儿子逐渐进入青春期,凡事都强调自己做主,自过年后就明确告诉父母不再继续弹钢琴,为此孩子父亲很生气,就越发 对儿子严加管教,就这样恶心循环,亲子关系越来越糟。谭女士询问,怎么才能和孩子有效沟通,让孩子觉得其实父母做一切都是为了他?
【燕园博思青少年与亲子 心理咨询专家答疑】十多岁的孩子有了非常明确的自我意识,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完全可以独立的处理一些事情,期望家长能够认可自己的决定,承认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 事实,给予自己更多处理自己的事情的空间。当孩子发现家长依然把自己当成“孩子”,依然以命令的方式,要求自己做这做那时,他们就会不自觉地站到家长的对 立面,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对抗家长,以示自己的独立存在。那么,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家长就不宜再以命令的口吻、“粗暴”的管教方式来处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 事情了,否则就会面对孩子一次次的挑战。如果,家长再以“镇压”的方式应对,那么必然造成子女与父母关系不断僵化。逐渐地,无论家长的建议是对是错,孩子 都会以抵触的情绪应对。长此以往,家长与孩子之间就会形成无法逾越的鸿沟。谭女士的困扰就在于此。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图片为本站编辑网上寻找,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是一个普及心理且帮助有心理困惑的人来获取信息,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声明:该站部分文章及图片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心理知识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